第3844章(2 / 2)

。但事关紧要,又不便在书信中详说,只能劳烦卢兄走一趟了。”

卢从善道:“你我多年不见,却坚持邀约我到铜陵来,想必是了不得的大事。我若不来,那可能就错过了时机。”

岳仕宗只是点了点头表示认可他的说法,却没有急于接过话头。

卢从善接着说道:“岳兄在杭州出任驻海汉国大使一职,我大胆猜测,想必岳兄要与我详谈之事,跟两国关系是密切相关了。”

岳仕宗这才开口问道:“那我斗胆问一句,卢兄对现今的两国关系如何看待?”

卢从善道:“实不相瞒,我认为两国现今还能和平相处已实属不易,你我身为官员,当尽力维持这样的局面。”

岳仕宗道:“但天下人皆知,海汉有心要对大明取而代之,停战不过只是下一次开战前的间歇期,卢兄如何看待这样的趋势?”

卢从善叹口气道:“大势如此,你我就算有心,也没办法阻止海汉要做的事情。只看战火再起之时,如何能将损失降到最小吧!”

岳仕宗继续问道:“若有朝一日海汉准备发兵攻打九江府,卢兄是选择献城降服,还是死战到底?”

卢从善道:“献城可保全九江黎民百姓免受战乱之苦,死战到底,大概只能保下卢某一人的名声。但若成千上万的人死于战乱,卢某保下这名声又有何用?”

卢从善把话说到这个份上,其实态度已经非常明确了。那就是如果两国再度开战,且战场是他所管辖的九江府,他是更倾向于不战而降。

他能这么毫不犹豫地讲出这番话来,看来也不是第一次琢磨这事了,而且并不担心将此告诉岳仕宗后可能引发的后果。

岳仕宗点点头道:“卢兄既然有如此想法,岳某愿为你引见一位贵人,不但可在战时保全九江府,还可保住卢兄的荣华富贵。”

卢从善坦然道:“我早已料想到岳兄不是一个人在这里等我,那就快把贵人请出来相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