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含义。
或许我只认可四个人。
百战百败的刘备,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的曹孟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
最后一个,就是姜维。
曾经有人开玩笑的说,如果诸葛亮能够活到八十岁,他最起码也得二十次北伐,少着也得十出祁山啊。
因为支撑他的永远不是其他,而是那强大的意志力和理想。
可就算是二十次北伐,就算是十出祁山那又有什么意义呢?他一定能够成功么?
如果这个问题都想不明白,或许你去反问他人活着有什么意义,他也没有弄明白。
人活着,执着于做什么事情,这才是真正的意义。
有人说姜维九伐中原,这其实不是很准确,这家伙最起码去了十一次,这还是大规模能够算得上是攻伐的。
如果连派出小股部队去折腾也算的的话,这就不仅仅是百伐了。
同样他也不是要去打中原,他是坚定的站在了自家老师和自己第一次见面的地方。
他所有的进攻全部是都在干陇西,这也是为啥曹魏对他头疼又无奈的原因。
毕竟我们都知道你想干嘛,但是你还愣是能够和我们玩下去,这就很恶心了。
公元238年,司马懿飞驰奔袭辽东去揍公孙渊,蒋琬二话不说就打了出去姜维随军,当然这玩意其实也就是象征意义的。
因为他们和郭淮在南安一带对峙了一阵子就退兵了。
这一次你算不算的吧都没关系。
到了240年,姜维觉得赏赐有点憋屈了,所以自己带人杀出去了,蒋琬默许了这一次。
然后姜维也没想到郭淮来的那么快,直接给他堵住了,姜维看到事情不太对就撤回来了,也没有真正交手,但这毕竟是真的想打。
244年的时候,汉中被人打到家门来了,那个时候汉中兵马不足啊。
三万人看着对面的曹魏主力很多人想要撤,但是王平出现了。
撤个屁!就这几个二百五吓唬吓唬就行了,直接在关口设下了疑兵之计,然后看着来犯的郭淮曹爽夏侯玄等人毫不在意。
疑兵加上死扛,直接拖得魏军粮草崩了,然后郭淮发现不对之后直接窜了。
但是曹爽和夏侯玄可是倒了血霉了,直接被费祎和姜维出来一顿爆锤,这一次虽然是防守反击战但是也想过出击的。
只不过郭淮撤的太快没有让他们成功。
247年蒋琬去世,然后费祎上位之后,姜维成功晋升为卫将军,西凉有羌人想要投降蜀汉。
所以姜维直接出兵祁山去西凉接应一波,但是这一次姜维战败了,羌人也被平定了,接回来的人着实不多。
249年,高平陵事件彻底爆发,司马懿扫了曹爽,这个时候姜维再次抓住机会直接带兵出山对阵郭淮,徐质,陈泰,邓艾这一水儿的西部名将。
结果就是句安同志直接被围困,然后投降了。
郭淮把姜维断了后路,逼得姜维直接打了洮城,结果还被邓艾看穿了,最后没辙只能绕路撤军。
但是到了数年之后,252年姜维还是不甘心,所以从祁山直接出现插入了最远的西平之地,这一次到的确是出乎所有人的预料。
毕竟他们怎么也想不明白这么远的距离姜维怎么能够杀过去的?
当然事实也是如此,道儿太远了,所以....他压根没成功就撤退了。
从这前期的北伐之中我们也可以看得出来,前两次北伐姜维只不过是参与罢了。
后面的三次北伐姜维被费祎压制着,带兵过不了万人。
这虽然也是北伐,但追根结地不过还是小打小闹罢了。
直到253年的时候,费祎被一套连环刀法给捅成了花洒,姜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