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婉晴回到房间,坐在床边,手中拿着审讯问题的提纲。
暖黄色的床头灯洒下柔和的光。
却驱散不了她满心的紧张与专注。
她的视线在提纲上一行行移动,脑海中不断模拟着审讯现场的场景。
她反复琢磨着每一个问题的措辞和语气。
力求用最精准的表达击中嫌疑人的要害。
比如,对于孙耀祖,她打算先从那份疑点重重的合同切入——
“孙耀祖,你与这家供应商签订的合同。
价格远高于市场均价,交付流程也极为繁琐。
你如何解释其中的利益输送?”
她轻声呢喃着,仿佛孙耀祖就坐在对面,正接受着她的质问。
每想到一个可能的回答,她就迅速在提纲旁写下应对策略。
如果孙耀祖试图狡辩,称是市场波动导致价格差异。
她便准备用详细的市场调研报告和同期类似合同的数据予以回击。
“根据我们掌握的资料。
同期同类型合同的价格都在合理区间。
而你这份却高出了近30%,这显然不是市场波动能解释的。”
她一边在心里默默想着,一边在纸上写下关键词,“市场调研报告、同期合同对比”。
苏婉晴又想到,孙耀祖可能会以公司内部决策为由推脱责任。
她立刻调整思路,准备从合同签署流程的违规操作入手。
“这份合同跳过了多个关键审批环节,直接由你和供应商私下敲定。
这难道也是公司正常决策?”
她在提纲上着重圈出“违规签署流程”,并补充了相关的法律条款。
以便在审讯时更有力地反驳孙耀祖的狡辩。
为了确保审讯过程的流畅和高效。
苏婉晴还设想了各种突发情况。
要是嫌疑人情绪激动,拒不配合,她该如何安抚。
要是他们故意拖延时间,她又该如何巧妙引导。
她深知,审讯不仅仅是一场言语的交锋,更是一场心理的博弈。
任何一个细节都可能影响最终的结果。
林启铭回到房间,先是重重地倒在沙发上。
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这段时间的高强度工作让他身心俱疲。
但他清楚,现在还不是放松的时候。
休息了片刻后,他强打起精神,走到书桌前。
再次打开了装满财务证据的文件夹。
他把每一份文件都平铺在桌面上。
按照资金流向的先后顺序重新排列。
看着这些密密麻麻的数据和图表。
他的思绪回到了发现关键线索的那一刻。
那笔流向境外账户的资金,像一根关键的线头。
逐渐牵出了背后复杂的腐败网络。
林启铭拿起一份转账记录,仔细端详着每一个数字和备注。
他回忆起在分析这笔资金时——
如何通过层层账户追溯,才发现其与高文军的关联。
为了让这些证据在审讯中发挥最大作用。
他决定制作一份简洁明了的ppt。
他打开电脑,熟练地操作着办公软件。
将复杂的财务数据,转化为直观的图表和通俗易懂的文字说明。
每一页ppt他都精心设计。
从证据的展示顺序到文字的颜色、大小,都经过了反复斟酌。
比如,对于一些关键的资金往来。
他用红色字体突出显示,以便审讯人员和嫌疑人都能一目了然。
在制作ppt的过程中,林启铭还不时查阅之前的调查笔记。
确保每一个数据的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