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章、江南变局(2 / 4)

复山河 新海月1 4567 字 1个月前

期发起一场大反攻,以扭转被动的局面。”

兰林杰淡定的介绍道。

跟着李牧混了几年,他的军事水准,也是大幅度提高。

能够对战场局势,进行相对客观的分析。

“嗯!”

“叛军的战斗力,比之前下降了不少,看样子是那股子气泄了。

官军只要能够稳扎稳打,赢得这场战争,就是时间问题。

傅逆还是有几分能力的,可惜他反应的时间太晚。

倘若在大战爆发初期,就破釜沉舟集中兵力和官军决战,没准还有一线生机。

拖到现在这种时候,他们的胜算已经微乎其微。”

李牧摇了摇头说道。

同大多数农民起义一样,傅皓轩在战略上犯了同样的错误。

在推倒朝廷之前,起义军是不能停下脚步的。

一旦放慢脚步,让朝廷反应过来,就是灭顶之灾。

经营根据地,也要等天下大乱之后。

以一隅之地对抗天下,除非有超强的组织能力,不然失败只是时间问题。

从南京称帝开始,傅皓轩就走上了错误的道路。

倘若在攻克南京之后,就率领麾下全部精锐北伐中原,同北虏大军形成呼应。

就算覆灭不了大虞,也能予以朝廷重创。

丢了南京,再丧失了中原之地,大虞朝的正统地位不复存在。

天下人心发生变化,改朝换代的时机也就来了。

到了那一步,再回头经营南直隶,夺取天下的可能最少有两成。

乱世之中,这已经是非常高的数字,足以让一众世家争先下注,人才将不再是制约发展的因素。

可惜傅皓轩没经受住诱惑,早早在南京称帝,错过了最佳北伐时机。

当然,战略决策失误,背后肯定还有多方面原因。

世家分投下注,不代表前面的血仇就一笔勾销。

搞不好其中就有人是为了报仇,才投奔到麾下,故意把他往沟里带。

这种事情,历史上也不是没有先例。

“侯爷,除了这份捷报外,成国公和舞阳侯还派人询问,您对接下来的大战的看法。

您看怎么给他们回信?”

兰林杰关心的问道。

涉及到数十万大军的决战,交战双方都输不起。

在大决战开启前,少不了龙争虎斗。

“告诉他们,一个字——拖!

此刻叛军的战略空间,已经非常狭小。

那么多军队聚集在一起,每天的物资消耗,都是一笔惊人的数字。

继续压缩敌军的战略空间,增加敌人的心理压力,逼迫傅皓轩主动出来决战。

施加的压力越大,敌人犯错误的概率就越高。

算了!

这封书信我亲自写,你负责润色。”

李牧缓缓说道。

终归远在千里之外,他的话有多少份量,也是一个未知数。

下面那么多将领,虽然多是李牧亲自带出来的,但不代表大家就没有自己的想法。

全是年轻人,想要表现一二,也可以理解。

前面进展的顺利,让这些部队成了骄兵,很多人根本不把叛军放在眼里。

相较于稳扎稳打,逐步蚕食叛军,直接展开决战的功劳明显会更大。

为了战功,做出一些出格的事,也不是没有可能。

舞阳侯的军事水准有限,成国公的水平略高一些,那也只是中等偏上水准。

万一他们被下面的人说动,想要搞一把大的,搞不好官军会损失惨重。

一众新编部队也就罢了,两广六镇的那些老兵,李牧可舍不得赔进去。

……

辽东,鞑靼王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