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二章、扯皮(2 / 4)

复山河 新海月1 4365 字 2个月前

了台,他才不会和这帮家伙对喷。

赢了有失体统,输了更是丢人现眼。

“侯爷,茶随时可以吃,但事情必须立即解决。

海盗都是穷凶极恶之辈,同他们勾连到一起,实非江山社稷之福!”

匡星轩继续开火道。

相比刚开始质问,被李牧转移话题后,再拉回时气势明显下降了三分。

看得出来,眼前这位巡按御史虽然想出名,但心里还是有所顾忌。

“匡御史,你可不能道听途说,就妄下结论。

海盗是什么玩意儿,本侯又是什么身份?

勾结,他们也配?”

李牧当即反问道。

在招安海盗的问题上,他一直都是秘密进行。

事情这么快就穿帮,着实有些出乎他的预料。

不过这也从侧面证明,那帮海盗中有人和广东的地方官员有联系,否则泄密不会这么快。

如果不是会面时间短,搞不好就被他们给堵住了。

虽然这种事情曝光,动摇不了他的地位,但这会严重影响他的个人声誉。

既然没有人赃并获,现在这种时候,自然不能认账。

对上位者来说,只要自己不承认,就相当于没有发生。

何况李牧没有撒谎,他确实没有勾结海盗。

招安之事,在密折之中,已经上报给了永宁帝。

未来事情做成了,也不怕被人翻旧账。

倘若招安失败,那就当什么都没发生。

本质上这次行动,主要为了借海盗的手,清洗安南国的既得利益团体。

没有这帮家伙帮忙,他自己同样可以干。

只不过亲自动手,沾上太多的血,不利于未来对安南地区的统治。

“侯爷,那么之前从提督衙门离开的人,您没有见过了?”

见匡星轩不是对手,按察使吴启宇随即加入战场。

看似简单的问话,实则暗藏玄机。

如果李牧没有见过那帮海盗,就是提督衙门中有人和海盗勾结。

按察使有监督地方官的职责,发生这种事情,肯定要介入调查。

一旦立了案,性质就发生了变化。

轻则丢出某个倒霉蛋手下当替罪羊,重则变成提督衙门集体政治事件。

“自然是见过的!”

“这些人和安南王有仇,听闻本侯要征讨安南,欲带人加入到大战中。

考虑到他们来历不明,被本侯给婉拒了。

对了,他们离开之前,还赞助了提督衙门一笔军饷。

大虞律上没有规定,不能接受民间捐赠吧?”

李牧的诡辩,让众人如吃了苍蝇一样难受。

本想抓他的把柄,以便后续夺取主动权。

万万没有想到,从头到尾人家都准备好了,就等着他们跳出来。

没有办法,谁让李牧是代理两广总督,属于他们的上司。

一句身份来历不明,就把海盗问题给揭了过去。

双方具体谈了什么内容,李牧自己不说出来,他们也没资格逼问。

仅仅只是见过海盗,并不能成为犯罪证据。

哪怕他们抓到了海盗头目,拿到了人家的口供,一样发挥不了作用。

地位差距太过悬殊,别说海盗的口供奈何不了李牧,就算他们这些官员实名举报,也很难发挥作用。

安南入侵在即,两广局势岌岌可危,李牧是最适合收拾烂摊子的。

在这期间,只要不是原则性问题,朝廷都会假装没看见。

官字两个口,谁的职权大,谁就拥有更大的话语权。

海盗送礼不存在的,那是人家赞助的军饷。

接受捐赠的是提督衙门,代表的是大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