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纷争,只是大虞朝众多矛盾中的一个小分支。
平日里争斗最多的,还是文官之间的内斗。
北虏入侵,距离京师仅一步之遥,这种时候明显不适合挑起文武之争。
作为入阁竞争对手,岳铭宇果断选择打着平息矛盾的旗号,在赖耀华背后捅了一刀。
“哼!”
“哼!”
伴随着两声冷喝,文武争斗的火苗,暂时被压制下来。
大家都不是傻子,勋贵系也不愿意给文官们当刀。
赖耀华固然可恨,其他文官也不一定是好东西。
全力出手把左都御史拉下马不难,关键是这么干,勋贵集团获得不了实质性的好处。
当务之急是要解决问题,而不是激化矛盾。
“陛下,北虏多是骑兵,战争一旦拖下去,勤王大军很容易被敌军围困。
短时间内,朝廷没有能力派出援兵,昌平州那边是顾不上了。
干脆下旨让舞阳侯所部找机会撤下来,前往通州驻守,保障运河大动脉的畅通。”
徐文岳缓缓开口说道。
大虞的家底被折腾的差不多了,现在拥有的精锐,差不多就是朝廷的极限。
年轻一代勋贵子弟,有点能力的都进入军中。
连同他们一起入伍的,还有各家训练的家丁。
靠着这些人,才拉起了现在的队伍。
一旦损失惨重,后面就算补充了兵力,也没有那么多合格的军官。
“徐阁老,现在双方厮杀的这么厉害,哪里是说撤就能撤的。
北虏又不是傻子,勤王大军真要是从撤退,敌人立即就会扑上来。
稍有不慎,撤退就会变成大溃败。”
谷嘉熙摇了摇头说道。
内心深处,他也隐隐有些后悔。
早知道北虏来的这么快,就不该逼舞阳侯出兵。
北虏再次兵围京师,政治影响确实恶劣。
如果能拦得住,肯定得拦着。
现在的情况非常明显,敌人先下手为强,勤王大军在野战中步兵打骑兵。
纵使侥幸击败敌军,也很难取得战果。
京师再次被围困,几乎成了定局,那就没必要赔上一支精锐。
“借助夜色掩护,还是有机会撤下来一部分的。
就算保不住整支大军,也要保住军中的骨干力量。”
徐文岳语气低沉的说道。
战斗还没分出胜负,就被泼了一盆冷水,无论皇帝,还是群臣的脸色都不好看。
不过这一次,大家没有急着跳出来反驳。
真要是事不可为,保住军中骨干力量,就是最好的选择。
大虞朝不缺人,普通士卒就算死上再多,都可以补充。
只要军中骨干力量在,过上一年半载,就能恢复战斗力。
“徐阁老,您未免太过悲观了。
舞阳侯乃我朝名将,论起战场局势判断,不是我等能够比的。
真要是事不可为,他自然知道怎么应对,无需我们这些人操心。”
停顿了片刻之后,罗泽风脸色阴沉的回应道。
一旦朝廷下令撤退,那就是对之前军事行动的否定。
做出了错误决策,肯定是需要有人负责的。
最适合背锅的,无疑是兵部。
无论是长城防线崩溃,还是后续战争打的一团糟,兵部都难辞其咎。
再加上一场大败,他这位兵部尚书,这辈子都别想从坑里爬出来。
如果不是前面的贪腐案牵扯人员太多,各派为了自身利益,必须力挺兵部。
罗泽风这位兵部尚书,早就进了诏狱。
不过大家帮的了一时,帮不了一世。
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