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4章 户部尚书(1 / 2)

翌日清晨,阴云覆盖京都,雪花零零散散的飘落而下,无声覆盖在大地。

秦狄昨夜独自在延禧殿就寝,一觉睡到自然醒,缓缓睁开眼睛,伸了个懒腰,然后唤来杨公公,吩咐他去把顾醇唤至延禧殿。

过了一会儿,顾醇匆匆赶到,此时的秦狄刚刚洗漱完毕,正坐在桌前享用早膳。看到顾醇进来,秦狄嘴角微扬,努了努嘴,示意一旁的舒颜将案上的奏章拿给顾醇。

“臣顾醇恭请陛下圣安。”顾醇见到秦狄后,立刻跪地行礼,声音洪亮。

秦狄挥挥手,让他起身,说道:“看看这份奏章。”

顾醇应了一声“喏”,双手接过舒颜递过来的奏章。将奏章展开,目光在上面游走。

随着视线的移动,奏章上的字一个接一个地跳入顾醇的眼帘,他的脸色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一开始,他的眉头微皱,似乎对奏章中的内容有些疑惑。接着,他的脸色变得凝重起来,仿佛看到了什么重要的事情。

“陛下,苏尚书这是要请辞尚书一职?”

尽管看到了上面的内容,顾醇心中仍是有些疑惑,甚至此刻在他看来,这份请辞的奏章,更像是皇帝刻意为之。

昨日上午自己刚刚提及那件事,今日就看到了苏文柏的请辞奏章,不得不令人心生疑虑。

皇帝径直坐在桌前,看着面前的早膳,口中发出一声轻笑,直言道:“说来也巧,你上午离开,苏尚书下午便来了,朕且问你,昨日上疏一事,你可曾对旁人提及?”

“回陛下,昨日当面上奏,并无他人知晓。”顾醇拱手,作出回答。

秦狄微微颔首,意味深长的说道:“许是巧合,许是朕身边的人不干净!杨光。”

杨公公急忙上前:“奴才在。”

“朕昨日让你调查可有人传信,你查的如何了?”

皇帝的询问声传来,杨公公低着头说道:“陛下,奴才正在调查中,刚有些眉目,还需进一步查证。”

秦狄眼神一凛,“限你今日之内查清此事,若真有人胆敢在朕眼皮子底下搞鬼,严惩不贷!”

皇帝语气森冷,杨公公连忙跪地,惶恐道:“奴才定当竭尽全力,不敢有丝毫懈怠。”

秦狄转而看向顾醇,“顾爱卿,你对此事有何看法?”

顾醇思索片刻道:“陛下,苏尚书突然请辞,或许是个契机。臣以为,陛下可利用这份奏章,恩允苏尚书的请辞。”

秦狄微微眯眼,手指轻敲桌面,舒颜见状,急忙将旁边的莲子羹送到面前。

“哦?说说你的理由。”

顾醇上前一步,恭敬道:“苏尚书请辞,若陛下恩允,一来可观察朝中各方反应,看谁与苏尚书关系密切,是否有暗中勾结之举。二来可提携陛下信任之人进入尚书之位,户部掌管我朝钱粮,乃是重中之重,不可有丝毫疏忽。”

对这一点,秦狄深感认同,颔首道:“顾爱卿果然深谋远虑,你说的没错,钱粮乃国家之命脉所在。没有钱粮便无法供养百万雄兵,无精兵便无法保境安民。至于户部尚书一职,爱卿可有什么举荐之人?”

“这...”

顾醇迟疑起来,皇帝的询问对他而言,的确是个难题。返京的这些天,刚刚把三省六部的这些官员认全,至于他们的能力如何,不敢妄加评论。

短暂是思索后,只听顾醇继续说道:“陛下,臣返京时日不多,对诸位大人的了解较为粗浅。臣以为可交由吏部推举,再由三省复议,呈陛下圣裁。”

若是普通的官员调动,吏部推举,三省复议后便可作出决定,但户部尚书乃是朝廷要员,这种职位的调动,三省复议后仍需上奏皇帝圣断。

皇帝一边吃着早膳,随口道:“昨日苏尚书倒是举荐了两人,一人乃是户部侍郎陈廷,至于